很多人在感情里,会陷入这种困境:
为什么我付出很多,出钱出力出感情,对方依旧不接受我?
为什么我都这样降低姿态了,对方依旧拒绝我的示爱?
你要知道,付出并不等于反馈,付出多并不等于爱情;
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你付出多了,感动了自己,对方依旧不记得你的好。
为什么你付出很多,对方依然内心不尊重你,不接受你或者说无法爱上你?
-01
你给的,并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
有些东西,看着挺好,但吃下去不太好;
看着挺养眼,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看上去挺多,却很虚,对自己没有多少帮助。
你的付出对TA而言,或许就是这样的存在。
你的确付出不少,花钱花精力,可你付出的是对方想要的吗?
比方说:
女生说:“我想喝一杯冷饮”。
男生说:“冷饮对身体不好,你亲戚刚走,还是喝杯热的奶茶吧”
女生坚持:“可我就是想喝冷饮”
男生出去,买了一杯热奶茶给女生,说着:“挑了一杯你爱喝的奶茶,不过是热的,我可是走了好远才给你买回来。”
然后,男生一副“快来夸夸我,快看我多用心”的姿态,等待被认可。
可这件事在女生看来呢?她是如何想的?
女生想的是:“我说了想喝冷饮,你偏偏给我买热的,你尊重我了吗?”
“你这个人太想当然了,太大男子主义了,一点也不尊重我。”
你付出的东西,不仅不是对方想要的,还让对方认为你这个人太自我。
这就是“无效付出”。
无论是追求阶段,恋爱阶段,这样的无效付出最终都会变成:自我感动。
谁也没说你没付出,外人看来你也付出了;
可你付出的,不是对方想要的;
而是将你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对方头上。
这样的付出,一定是无意义的。
-02
将自我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是一种隐形的掌控
有一位年龄不大的读者留言。
他说从小到大,都被父母要求,被掌控,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没有自己的价值感。
他想穿这样的衣服,父母偏要给买另一种衣服;
他想穿时下流行的鞋子,父母偏要给他普普通通的鞋子;
他想吃一次汉堡炸鸡,父母就非要他吃别的。
尽管父母买了很多,为他花钱不含糊,可他依旧感受不到父母尊重他的爱;
这与付出多少无关,只与是否被尊重,是否被理解,被看见有关。
父母与子女,是不对等的。
父母是站在高处的,子女是站在低处的;
父母是具有掌控权的,但子女是不能反抗的。
父母的意志是必须要同意的,子女的意志和主见是被忽略的。
于是就造成了:父母很无奈,很痛苦,明明付出很多,孩子依旧不领情。
而孩子就被外界贴上了“自私,自利,年轻人越来越不好相处”的标签。
事实呢?
当人的主体性,个人意志被外界强行干涉,阻碍,就会变成这个结果。
恋爱关系同样如此啊。
你有什么不重要,你付出多少不重要,对方是否需要,才是重要的。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作为付出的人,你付出之后,伴侣并没有给你正反馈,你难过失望;
可你并没有看到,没有察觉到,伴侣并不喜欢也不需要你付出的东西。
当你站在道德审判的高点,指责对方:
“你这个人也太没良心了,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
你收获的,只会是对方更强烈的反抗与厌恶。
-03
相处不累的关系,一定是投其所好
甚至不需要你付出多少。
你知道TA喜欢吃辣,那么你每次带他吃辣的美食,对他来说就是快乐;
哪怕是一包辣条,他都会开心。
你喜欢看书,对方送给你喜欢的书,对你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付出的东西价值高吗?并不高。
可你们得到的快乐,是数倍增加的。
这就是他投其所好啊。
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
你喜欢什么,是你的事情;对方喜欢什么,才是对方的事情。
你付出很多,对你来说也是压力,而且你付出的未必是对方喜欢的;
当你能精准提供对方需要的价值,就算你只是付出一点儿,在对方看来也是足够多的。
经营关系,从来都没有那么难。
难的是,一个人太黏糊,太自我,而不会真正看见对方,尊重对方。
话题:
在感情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