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门诊中60%-70%儿童存在营养问题,包括消瘦、贫血、能量摄入不足(或体重增加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滥用补品等。其中12-24月是儿童营养“问题年龄”阶段,约1/3存在能量摄入不足。
“能量摄入不足,吃得挺好,不长肉,营养不良”这些话题之间到底有啥联系呢?今天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李宁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常见案例:
临床案例
男童:1岁1月
主诉:吃饭好不长肉
出生史:第一胎第一产,顺产,出生体重3.6kg
发育史:缺乏既往体检资料
家族史:父155.5cm,母152.3cm
体检:体重7.75kg,身长74.1cm,头围46.1cm,精神反应好,消瘦貌,牙6枚,心肺腹未见异常。
医生和家长的对话
家长:医生我想查个微量元素,看看孩子缺什么,你看长得这么瘦?
医生:孩子已经是“营养不良”了,得先看看孩子吃得好不好。
家长:吃可好了,就是不长肉,我们就怕缺东西,让孩子吸收不好。
医生:平常都给孩子吃什么,大体说说。
家长:早晨起来一大碗稀饭,虾肉蒸鸡蛋羹;中午一碗肉沫稀饭,馒头蘸菜汤,能吃大半个馒头,一点菜;晚上一碗杂粮稀饭,一点菜;两个饭点间还有水果,也很能吃,香蕉能吃2根,葡萄能吃一碗,橙子也能吃接近2个呢。而且奶奶还经常给孩子熬鸡汤、鱼汤等很有营养的汤水,好的时候能喝2大碗呢!这孩子能吃能喝,就是不长肉!家长反复强调!
医生:那你和爸爸每天都吃什么?
家长:我们不挑食,啥都吃。
医生:把你们吃的东西还有你孩子吃的东西分别写下来,家长吃肉吃菜,孩子喝汤喝稀饭,吃菜汤。你看看你们家谁的生活水平最差?
家长:是,孩子吃的是最便宜的,但是这些汤水、稀的,软的都是好消化好吸收的,我特意给孩子做的。
医生:最简单的道理,一小把大米就能做出一锅稀饭来,而且越煮越稠糊,但是好几碗大米才能做出一锅干饭来。孩子每次都喝这一锅稀饭中的一碗来喝,能量有多少呢?能量密度不足,孩子怎么长肉呢?
家长:确实是这么回事哈,但是我的孩子不能吃硬东西,吃啥拉啥?
医生:天天给孩子吃各种你们自认为好消化好吸收的稀饭、稠粥,孩子的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都差,偶尔给孩子吃点正常的饭食,消化吸收差这很正常,但不能因此就不给孩子吃了,这样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孩子体重增长不良。
询问至此,我觉得这个孩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吃饭的问题”!
稀饭和汤水真的有营养吗?
我们来看看《常用食物成分表》
结论就是,稀饭、汤水能量很低,更别说有营养!
同样重量的不同食物成分,含有水分多的食物(稀饭、稠粥、鸡汤),能量低。100g的鸡汤的能量相当于25g的米饭,如果孩子长期吃稀软饭、汤水,能量摄入不足,最终导致体重不增。
怎样解决吃饭的问题
1.停止进食过多的汤水、稀饭。
2.定时定点进食,保证三餐三点,尽量做到餐点之间间隔3小时左右。
家长仅负责给孩子准备足够营养的食物,吃或不吃,吃多少,让孩子自己说了算。
3.但家长一定要注意餐点之间尽量不要给孩子食物。20-30分钟是一顿饭,过了饭点就把饭撤走,先吃饭只能下个饭点给孩子提供。
4.设计了一份根据孩子体重计算的个体化食谱,让家长认真执行。
后续,家长半信半疑采纳了我的意见,半月后随诊,孩子体重开始有抬头的趋势,告知家长继续认真执行,1月复诊,这1个月孩子体重增加0.65kg。
总结
“能量摄入不足,吃得挺好,不长肉,营养不良”到底有啥联系呢?
吃稀饭吃水果喝汤水吃好,不叫“吃得好”,只要不过敏,“肉蛋奶水果蔬菜粮食”足够能量均衡营养才叫“吃得好”!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