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增辉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已披露,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及信息进行详细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主要财务指标:资产净值与份额净值情况
期末资产净值与份额净值数据
报告显示,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077,897,552.22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988元。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需注意的是,本报告所列示的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项目 | 金额 |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1,077,897,552.22元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988元 |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分析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
- 近阶段表现: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5%,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4个百分点;过去六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0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34%,跑赢1.69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8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18%,落后0.33个百分点。
- 长期表现:过去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9.8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10%,跑赢5.70个百分点;过去五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0.3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84%,跑赢12.50个百分点;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4.9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91%,跑赢20.06个百分点。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三个月 | -0.11% | -1.15% | 1.04% |
过去六个月 | 2.03% | 0.34% | 1.69% |
过去一年 | 3.85% | 4.18% | -0.33% |
过去三年 | 9.80% | 4.10% | 5.70% |
过去五年 | 20.34% | 7.84% | 12.50%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34.97% | 14.91% | 20.06% |
从数据可以看出,该基金在多数时间段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过去一年略落后。长期来看,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出一定的投资管理能力。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市场环境与组合调整
一季度市场环境分析
- 经济层面:一季度经济整体保持修复态势,3月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供需两端协同增长。通胀指标在低位运行,1 - 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预期回升,地产跌幅收窄,制造业维持韧性,基建投资高位上行。不过,1 - 2月出口同比超预期回落,主要受高基数和转口贸易退温影响;2月社融同比多增,M2同比增速维持高位,货币政策对汇率仍有侧重,财政政策积极且靠前发力,民企座谈会提振风险偏好,地产政策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债券市场层面:资金面整体较紧,季末在央行呵护下边际转松,收益率整体上行,波动持续加剧,中短端上行较多,收益率曲线走平。季初债市延续年末强势行情,但央行纠偏宽松预期,暂停国债买入,流动性态度趋紧,收益率中短端上行,长端下行;季中流动性持续较紧,经济数据向好,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持续走弱,债市调整加剧,收益率上行明显;季末债市延续调整,但随后央行连续净投放流动性,资金面边际转松,叠加股市调整和银行卖债力度收敛,收益率触顶下行,但下行幅度有限。
基金组合运作调整
本组合在一季度跟随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久期和杠杆,净资产久期整体维持在中性水平附近,力求获得稳定收益回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灵活调整策略有助于基金适应市场波动,降低风险。
基金业绩表现:本季度具体成果
本季度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0988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5%。虽然基金份额净值出现微降,但仍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4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一季度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的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相对业绩表现尚可。
基金资产组合情况: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各类资产占比情况
- 权益投资:报告期末权益投资为0,其中股票投资也为0。
- 固定收益投资:金额为1,340,571,364.64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95.17%,其中债券投资同样为1,340,571,364.64元,资产支持证券为0。
- 其他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额为67,005,506.85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76%。贵金属投资、金融衍生品投资、基金投资均为0。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权益投资 | - | - |
其中:股票 | - | - |
基金投资 | - | - |
固定收益投资 | 1,340,571,364.64 | 95.17 |
其中:债券 | 1,340,571,364.64 | 95.17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贵金属投资 | - | -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67,005,506.85 | 4.76 |
从资产配置来看,该基金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符合债券型基金的特点,这种配置有助于控制风险,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
债券投资组合:债券品种与明细分析
债券品种分布
- 各品种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国家债券公允价值为62,244,994.57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5.77%;金融债券公允价值为667,406,298.64元,占比61.92%,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公允价值为220,922,580.82元,占比20.50%;企业债券公允价值为40,743,260.27元,占比3.78%;中期票据公允价值为237,536,759.45元,占比22.04%;同业存单公允价值为139,844,344.86元,占比12.97%;其他债券公允价值为192,795,706.85元,占比17.89%。央行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券、可转债(可交换债)为0。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国家债券 | 62,244,994.57 | 5.77 |
央行票据 | - | - |
金融债券 | 667,406,298.64 | 61.92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220,922,580.82 | 20.50 |
企业债券 | 40,743,260.27 | 3.78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 - |
中期票据 | 237,536,759.45 | 22.04 |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 - |
同业存单 | 139,844,344.86 | 12.97 |
其他 | 192,795,706.85 | 17.89 |
合计 | 1,340,571,364.64 | 124.37 |
- 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五名债券分别为25国开05、23中信银行01、23国开03、23北京银行01、24农业银行CD171,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10.91%、9.61%、9.59%、9.57%、9.27%。
序号 | 债券代码 | 债券名称 | 数量(张)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250205 | 25国开05 | 1,200,000 | 117,574,224.66 | 10.91 |
2 | 2328009 | 23中信银行01 | 1,000,000 | 103,633,145.21 | 9.61 |
3 | 230203 | 23国开03 | 1,000,000 | 103,348,356.16 | 9.59 |
4 | 2320025 | 23北京银行01 | 1,000,000 | 103,161,643.84 | 9.57 |
5 | 112403171 | 24农业银行CD171 | 1,000,000 | 99,964,502.19 | 9.27 |
债券投资品种较为分散,降低了单一债券带来的风险,但需关注部分债券发行主体的合规情况。如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中的23张家口银行二级资本债01、25国开05、23国开03、24农业银行CD171,其发行主体分别受到央行张家口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央行的处罚。虽投资决策程序符合要求,但仍需警惕相关风险。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总额情况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980,970,153.34份。从份额变动来看,本季度未披露申购赎回具体数据,但结合单一投资者持有情况,机构投资者在2025年1月1日 - 2025年3月31日期间持有份额为980,968,216.60份,占比100.00%,表明该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较为集中。
风险提示
- 单一投资者集中风险:当基金份额持有人占比过于集中时,可能存在因某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额赎回而引起基金份额净值剧烈波动的风险及流动性风险。本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100%,一旦该机构投资者进行大额赎回,基金净值可能面临较大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 债券发行主体风险:部分投资债券的发行主体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尽管投资决策程序合规,但仍可能对债券价值产生潜在影响,进而影响基金收益,投资者应关注相关债券的信用风险变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