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新机遇混合季报解读:份额大增208%,净值却跌2.76%

融通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融通新机遇混合”)于2025年4月21日发布2025年第1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增长超208%,但基金份额净值却下降了2.76%。以下是对该基金季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为负

融通新机遇混合在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项目 金额
本期利润(元) -2,155,108.07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1146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143,312,824.00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1.798

可以看出,本期利润为负数,反映出基金在本季度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也为负,意味着每一份基金份额在本季度的盈利情况不佳。而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43,312,824.00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798元,为投资者展示了基金当前的资产价值和每份价值。

基金净值表现:多阶段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

阶段 净值增长率① 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标准差④ ①-③ ②-④
过去三个月 -2.76% 0.24% -1.13% 0.46% -1.63% -0.22%
过去六个月 -1.10% 0.22% -0.84% 0.69% -0.26% -0.47%
过去一年 2.33% 0.19% 6.64% 0.65% -4.31% -0.46%
过去三年 26.53% 0.40% 0.13% 0.56% 26.40% -0.16%
过去五年 51.22% 0.39% 8.32% 0.58% 42.90% -0.19%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87.22% 0.32% 11.96% 0.60% 75.26% -0.28%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过去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时间段内,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差值分别为 -1.63%、 -0.26%、 -4.31% ,显示出短期和中期内基金表现相对业绩基准较差。不过,在过去三年、五年以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净值增长率大幅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超出26.40%、42.90%、75.26% ,说明长期来看基金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

投资策略与运作:权益与固收策略调整

权益投资策略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年初市场低迷,春节后因出口、消费数据及AI领域表现带动成长股上涨,季末又因业绩担忧有所调整。本基金原本追求绝对收益和低回撤,因AI和机器人板块多数公司缺乏业绩支撑且股价波动大,前期保持低仓位。季末基于对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地方政府化债顺利、消费补贴加大、房地产市场企稳等因素考虑,对经济谨慎乐观,调整策略为高仓位和高度分散组合,主要投资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前景。

固收投资策略

一季度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曲线平坦化上行,信用利差整体收窄。资金面与货币政策预期是影响收益率走势的重要因素。年初央行对银行间流动性态度边际收敛,资金价格中枢抬升,带动短端资产调整;春节后资金面边际宽松,短端资产短暂修复,而后资金价格重回上行。两会后降息预期阶段性落空,债市收益率重回调整通道。组合以信用债票息和利率债波段策略为主,报告期维持较低杠杆水平,降低了信用债持仓占比。

基金业绩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798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2.7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3%。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63个百分点,表明在本季度内,基金的实际业绩表现未能达到预期的业绩比较基准,投资效果有待提升。

基金资产组合:权益投资占比超九成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131,521,917.68 91.40
其中:股票 131,521,917.68 91.40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1,727,156.73 1.20
其中:债券 1,727,156.73 1.20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10,619,408.95 7.38
8 其他资产 30,169.34 0.02
9 合计 143,898,652.70 100.00

可以看出,融通新机遇混合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占比极高,达到91.40%,表明基金在报告期末更侧重于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而固定收益投资占比仅1.20%,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7.38% ,其他资产占比极少。

股票投资组合:制造业占比近半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行业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A农、林、牧、渔业 1,271,716.00 0.89
B采矿业 6,315,067.00 4.41
C制造业 69,634,326.08 48.59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542,841.00 3.17
E建筑业 2,420,212.00 1.69
F批发和零售业 337,225.00 0.24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431,248.00 3.09
H住宿和餐饮业 - -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216,937.60 4.34
J金融业 32,313,846.00 22.55
K房地产业 1,088,851.00 0.76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96,886.00 0.77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46,394.00 1.01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P教育 - -
Q卫生和社会工作 406,368.00 0.28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S综合 - -
合计 131,521,917.68 91.77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投资金额最高,占比近半,达到48.59%,其次是金融业占22.55%。这种行业配置反映了基金对制造业和金融业的重点关注,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金融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关键地位,成为基金布局的核心方向。

股票投资明细:前十股票集中于各行业龙头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600519 贵州茅台 4,100 6,400,100.00 4.47
2 300750 宁德时代 17,000 4,299,980.00 3.00
3 601318 中国平安 69,800 3,603,774.00 2.51
4 600036 招商银行 79,900 3,458,871.00 2.41
5 000333 美的集团 31,100 2,441,350.00 1.70
6 002594 比亚迪 5,900 2,211,910.00 1.54
7 600900 长江电力 78,200 2,174,742.00 1.52
8 601166 兴业银行 93,900 2,028,240.00 1.42
9 601398 工商银行 280,300 1,931,267.00 1.35
10 300059 东方财富 83,200 1,878,656.00 1.31

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多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白酒行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行业)、中国平安(保险行业)等。这些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但需注意部分公司存在监管处罚情况。如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其发行主体因未依法履行职责,分别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福建监管局的处罚。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大幅增长超208%

项目 份额(份)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1,979,664.34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70,445,956.14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2,704,838.76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 - ”填列)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79,720,781.72

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高达70,445,956.14份,总赎回份额为2,704,838.76份 ,使得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达到79,720,781.72份,较期初增长超208%。这表明投资者在本季度对该基金的申购热情较高,但结合基金净值下跌情况,投资者后续需谨慎关注基金表现。

风险提示

  1. 净值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2.76%,且在过去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等多个阶段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投资者可能面临净值波动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
  2. 行业集中风险:基金在权益投资中,制造业和金融业占比较高,若这两个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如制造业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金融业受政策调控影响等,基金净值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3. 单一投资者风险:报告期内存在机构投资者在2025年3月25日 - 3月31日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20.70%的情况,当基金份额持有人占比过于集中时,可能存在因某单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额赎回而引起基金份额净值剧烈波动的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