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世生物2024年报解读:经营改善与风险并存,现金流与净利润变动显著

硕世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减亏,经营活动现金流也由负转正。然而,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公司仍面临市场竞争、新产品研发等多重风险。

营业收入:下滑13.29%,各业务板块有差异

2024年,硕世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49,608,940.74元,较上年的403,179,297.92元下降13.29%。从业务板块来看,诊断试剂收入313,532,858.40元,同比下降10.75%;诊断仪器收入12,639,322.61元,同比下降9.81%;检测服务收入5,107,466.29元,同比下降64.21% 。各板块收入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

业务板块 2024年营业收入(元) 2023年营业收入(元) 变动比例(%)
诊断试剂 313,532,858.40 350,032,858.40 -10.75
诊断仪器 12,639,322.61 14,019,322.61 -9.81
检测服务 5,107,466.29 14,297,466.29 -64.21

净利润:减亏99.46%,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001,695.81元,较上年的 -373,811,354.73元减亏99.46%。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举措,使得成本费用下降,同时应收账款催收和存货周转管理优化,减少了减值损失。不过,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1,837,106.84元,仍处于亏损状态,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9,835,411.03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51,400,699.68元、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3,119,682.56元等,对净利润影响较大。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变动情况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01,695.81 -373,811,354.73 减亏99.4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1,837,106.84 -429,201,076.61 减亏83.26%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69,835,411.03 55,389,721.88 /

扣非净利润:减亏83.26%,主业盈利能力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1,837,106.84元,较上年的 -429,201,076.61元减亏83.26% 。虽然减亏明显,但仍为负值,说明公司主营业务面临挑战,在市场竞争、成本控制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以增强核心盈利能力。

基本每股收益:减亏99.53%,业绩改善显著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3元,较上年的 -6.38元减亏99.53% ,与净利润的减亏趋势一致,反映出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改善,对股东的回报情况有所好转。

扣非每股收益:减亏83.20%,核心业务仍需发力

扣非每股收益为 -1.23元,较上年的 -7.32元减亏83.20% 。这表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虽有改善,但核心业务的每股盈利水平仍较低,需要加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费用:多项费用下降,降本增效见成效

销售费用:下降34.41%,管理优化显效

销售费用为131,328,069.26元,较上年的200,232,962.70元下降34.41%。主要原因是公司推进组织架构的精益化改革及人效管理,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多措并举降本增效。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推广力度,但短期对费用控制效果明显。

管理费用:下降53.42%,效率提升显著

管理费用82,571,362.28元,较上年的177,249,414.66元下降53.42%。得益于公司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和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各项费用下降,存货报损减少,使得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效率有所提升。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减少致变动

财务费用为 -32,973,333.18元,较上年的 -47,696,830.48元有所变动,主要系利息收入减少所致。虽然财务费用为负,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其他财务支出,但利息收入的减少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收益情况。

研发费用:下降25.56%,研发投入结构调整

研发费用100,886,641.37元,较上年的135,532,978.11元下降25.5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3.62%降至28.86%,虽研发投入绝对值和占比均下降,但公司仍维持高强度投入态势,可能在研发项目上进行了结构调整,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效果。

研发人员情况:数量与薪酬下降,结构待优化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56人降至2024年的13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从22.81%微降至22.47%。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71,035,500元降至48,063,600元,平均薪酬从45.54万元降至36.14万元。研发人员数量和薪酬的下降,可能对公司长期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需关注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和创新动力。

年份 研发人员数量(人) 占公司总人数比例(%)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元)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万元)
2023 156 22.81 71,035,500 45.54
2024 133 22.47 48,063,600 36.14

现金流:经营改善,投资与筹资流出增加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228.97%,经营质量提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925,311.53元,上年为 -113,143,705.50元,同比增长228.97%。主要原因是当期采购款支出、人工成本支出、税费支出较上年大幅减少,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回笼情况良好,经营质量有所提升。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288.82%,理财支出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73,013,207.68元,上年为462,347,605.07元,同比减少288.82%。主要系投资理财产品支付的现金增加,反映出公司在资金运用上更倾向于投资收益,但也需关注投资风险。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271.48%,回购股份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4,755,501.96元,上年为55,258,566.19元,同比减少271.48%。主要原因是回购股份支付的现金增加,这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资本结构。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

  1. 业绩下滑或亏损风险:受全球宏观经济衰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行业竞争加剧及医保集采等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和毛利率下降,尽管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仍可能面临业绩下滑或亏损风险。
  2. 新产品研发风险:传染病检测产品需及时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及病原体变异,临床诊断试剂研发周期长、环节多,公司可能因研发不及预期影响发展。
  3. 核心技术风险:公司核心技术是竞争力关键,虽有保密制度,但仍存在核心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技术领先优势。
  4. 市场竞争风险:体外诊断行业利润高、市场空间大,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竞争加剧。公司若不能保持技术、产品、服务等优势,将影响盈利能力。
  5.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医疗改革和政策调整可能导致检测项目价格下调,同类新产品推出和技术革新也可能使公司试剂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毛利率和收入。
  6. 经销商管理风险: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模式,经销商规模扩大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若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下滑。
  7. 联动销售业务经营风险:仪器与试剂联动销售模式下,试剂销售收入不及预期或仪器损毁,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8. 财务风险: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汇率波动也可能对公司出口外销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9. 行业风险:国家对诊断试剂监管严格,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及标准变动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10. 宏观环境风险:部分原材料海外采购,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董监高报酬:董事长243.99万元,整体可观

董事长王国强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43.99万元,总经理房永生为206.43万元,副总经理刘中华为151.62万元,财务总监孟元元为88.38万元 。公司董监高报酬水平整体可观,这与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政策有关,但也需关注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匹配度,确保激励机制能有效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