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近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有关部委、项目专家、来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14所高校和中学代表齐聚中传,共同研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堵点,展望未来与发展,推进高质量国际化就业。
新京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项目目前已经助推了1200余名学生到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亚太经社理事会等220个国际组织及外国驻华使领馆实习。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介绍,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的首批建设高校,中传也多次承办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的工作,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进全球胜任力课程进校园,为学生进入国际实习实训搭建了桥梁。
“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表示,当下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使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
周莉介绍,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2020年发起实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迄今已吸引了114所高校加入,惠及45万名师生,助推了1200多名学生赴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亚太经社理事会等220个国际组织及外国驻华使领馆实习。周莉建议各方借此次活动打造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好地发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聚焦国际化人才核心的素养,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聚焦多元创新要素,以教育数字化赋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卫星介绍,当下正值2025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该中心依托自2017年设立的帮助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平台,累计发布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招聘信息超过10200条,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岗位信息资源。他认为,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希望各部门之间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序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活动。同时,平台也会跟进掌握学生在国际组织实习的相关情况,对派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保障支持。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表示,国际化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高校在开展工作时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适配,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高,优质课程国际化师资和实习实训渠道短缺,学生对成为国际化人才了解不多、意愿不强等问题。2024年,项目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一方面重视课程建设,项目开设了40门全球治理课程和26门PBL(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交叉学科课程,授课教师来自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
“2024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等领域新增了十余门课程。”于长学介绍,2024年,全球治理课程有近200所高校的1万多名学生参与学习;PBL交叉学科课程有100余所高校的7000多名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组同时也开设了40场学术前沿讲座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意识。
“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的发展深度交融、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愈发迫切。”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介绍,我国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达4700万人,其中博士生已到60多万,但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5万余名雇员中,中国占2.31%,远低于美国的9.44%。浦跃朴表示,专家委员会将“一校一策”指导高校在国际化人才方面的培养,让最优秀的学生能够走向世界的舞台。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