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就能灼伤!家里这种“小圆片”千万要收好

来源: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纽扣电池几乎家家都有,它们藏在遥控器、玩具、学习机、电子秤里,再平常不过。

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圆片”,却可能被好奇的孩子一把抓起,塞进嘴里,引发窒息、中毒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损伤。

幼儿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

食道腐蚀穿孔,或终身残疾

近日,南京某医院公布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今年5月,江苏南京1岁半的宁宁(化名)突然出现呕吐、拒绝进食的情况,随后家长发现玩具中的纽扣电池不见了,才意识到孩子可能误吞电池,立即将其送往医院。

医院消化科利用胃镜取出了卡在食道的电池,但距离孩子吞下电池已经过去了10个小时,孩子的食道被电池释放的化学物质腐蚀并穿孔。

医生介绍,电池取出两周后,造影发现宁宁被灼伤的食道因瘢痕形成狭窄,导致吞咽困难,落下终身残疾。后续医院又多次对宁宁进行食道扩张治疗,尽可能恢复食道功能,目前仍在治疗中。

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为何会对人体造成这么大的损害?孩子误吞电池后有哪些表现?急救能催吐吗?

纽扣电池像“电烙铁”

持续灼伤人体

纽扣电池被误吞卡在食道后,就像启动了一个“微型电烙铁”。电池正负极会通过湿润的人体组织形成电流,并泄漏强碱性液体,造成化学烧伤、电烧伤等多重打击。

食道灼伤模拟实验

为直观模拟纽扣电池的破坏性,实验人员将一枚纽扣电池放在香肠上,电池遇到香肠里的水分,发生电解并产生碱性液体,很快香肠表面就被严重腐蚀。

通常来说,灼伤在电池吞入后15-30分钟内就开始发生,超过6小时就可能导致食道严重烧伤、穿孔,甚至永久性损伤,或导致终生无法正常进食。

若小号纽扣电池不慎进入鼻腔,电池与鼻内黏液同样会产生化学反应,几小时就可腐蚀鼻腔,导致鼻中隔坏死、穿孔,甚至会造成永久性面部畸形和功能损伤

因此,一旦发生纽扣电池误吞误入,尽早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吐黑水、吞咽困难、胸腹痛

可能是误吞信号

若孩子误吞或误塞纽扣电池,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呕吐、食欲不振,呕吐物中混有黑色液体;

胸痛、腹痛,小宝宝会出现情绪反常,哭闹不止;

出现低热、咳嗽等,症状与呼吸道感染相似;

若电池误入鼻腔,会出现异常分泌物。

如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立即检查环境中是否有纽扣电池被拆卸或缺失。

催吐、吃喝、等待自行排出

这些通通不行!

误吞纽扣电池后的处置是分秒必争的。牢记“不催吐、不吃喝、不等待”,第一时间到医院急诊处理。

严禁催吐:电池释放的强碱性物质能灼伤食道,催吐造成电池移位会扩大灼伤范围。

禁食禁水:防止加重食管压力导致穿孔。

了解电池信息:告知医生误吞的电池型号、大小,不同材质处理方式不同。

据南京市儿童医院统计,该院每年接诊超过20例因误吞纽扣电池就医的患儿,而各类异物误服(吞)的患儿总数达百余例。

日常生活中,请务必将电池、硬币等“小物件”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定期检查家中所有使用电池的设备,如电动玩具、有声书、遥控器、手表、闹钟等,确保电池盖足够牢固,可使用胶带对设备外部进行捆绑加固

易被孩童误吞的异物。

安 全 提 醒

武汉应急提醒您

纽扣电池误吞15分钟就能灼伤

对肠胃造成强烈腐蚀

日常应注意保管收纳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若怀疑孩子误吞电池切忌催吐

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来源丨南京市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家应急广播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