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中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母净利润为-42.42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38.48%。
TCL中环的盈利能力正在急剧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降至-7.57%,同比下降4.78个百分点;净利率更是低至-36.10%,较上年同期下降16.5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TCL中环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亏损。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便陷入亏损困境,至今未能扭转局面。
期间费用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盈利压力。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达2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96亿元,期间费用率攀升至16.37%,同比上升5.90个百分点。
TCL中环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两难境地。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00%,表明仍在持续投入技术创新。
但与此同时,管理和销售费用大幅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6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9.97%,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67%,增速均远高于营收增速。
这种费用结构表明公司正在努力拓展市场,但投入产出比明显失衡。在行业低迷期,如何平衡技术创新投入与成本控制成为管理层面临的重大挑战。
资产负债状况同样令人担忧。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TCL中环资产负债率达到66.54%,同比增长11.22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负债水平持续攀升。
从债务结构看,公司付息债务比例高达49.00%,债务偿付压力很大。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5.7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5.16%,短期偿债压力继续增大。
行业数据显示,当前电池片开工率不足60%,硅片、硅料由于处于去库存阶段,开工率低于50%,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
而与此同时,TCL中环的存货账面价值仍高达63.17亿元,占净资产的23.67%,其中存货跌价准备为20.22亿元,计提比例达24.25%,反映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严峻现实。
上半年,TCL中环应收账款从62亿小幅下降至60亿,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次则从上年同期的64.54天大幅上升至72.95天,回款状况仍在恶化。
此外,TCL中环的经营困境部分源于其控股子公司Maxeon的持续拖累。全球光伏产品市场竞争持续激烈,控股子公司Maxeon在此环境下业务仍未有明显起色。
Maxeon组件业务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仍对业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导致产品积压,市场份额下降。这一问题尤其棘手,因为美国市场是全球利润最高的光伏市场之一。
2024年12月,TCL中环宣布正式终止正在筹划的可转债发行,此举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该可转债于2023年5月获得受理,历时一年半后最终折戟。公司最初计划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38亿元,全部用于建设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25GW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
在2024年5月,TCL中环一度将募资总额从不超过138亿元下调至49亿元,缩水了64.5%。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业绩不佳,公司还是决定终止可转债发行。
这一融资失败直接导致公司暂停了太阳能电池相关项目的推进,可能影响其在下一代TOPCon电池技术领域的布局节奏。
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2024年单晶PERC电池片全年跌幅约24%,而N型TOPCon电池全年跌幅更高达40.23%。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等都可能对未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业绩企稳和市场信心重建似乎都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