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双足龙头10亿融资,黄浦江资本加码

在江西省及赣州市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布局与持续支持下,黄浦江资本今日宣布参与并完成了对众擎机器人 A1 轮融资的战略投资。本次投资基于对众擎机器人核心技术实力与产业化前景的深度研判,标志着黄浦江资本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投资版图规划迈出了重要的实质性步伐。

众擎机器人于本月连续完成 PreA++ 轮与 A1 轮融资,在资本密集加注的背景下,黄浦江资本作为核心投资方之一,将与产业伙伴共同推进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发展。

技术壁垒:硬件与算法的双重突破

众擎机器人的全栈自研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在硬件创新维度,自主研发的关节模块实现重大突破:行星减速器单元传动精度达0.1弧分以内,谐波减速器疲劳寿命突破10000小时。通过"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水冷"专利技术群,双足机器人关节模组成本降低42%,整机量产成本压缩至3.85万元,突破行业价格临界点。

算法体系层面,团队攻克Sim2Real技术瓶颈。自主开发的动态环境建模算法将仿真与物理世界的映射误差控制在5%以内,成功实现连续空翻、高速变向奔跑等23类高动态动作,运动轨迹跟踪精度达毫米级(±1.2mm)。该技术为工业场景精准作业奠定基础,经第三方检测(报告编号:CTIROB202507089)验证,SE01工业机型在汽车装配线中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任务节拍时间缩短37%。

商业化验证与战略投资逻辑

商业化路径已获市场实证。SA01科研教育机型进入清华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2家顶尖机构,累计服务超8000学时教学实验。文旅机器人"大眼仔"在上海迪士尼、西安大唐不夜城等场景落地,日均交互频次突破3000次,场景适应性与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

黄浦江资本董事长赵博文在投资声明中强调:"自2024年持续观察与技术尽调,我们确认众擎团队是当前罕有的全栈自主研发团队——从电机电磁设计、减速器优化等硬件创新,到运动控制算法、多模态感知融合等软件突破,均实现完全自主掌控。团队更拥有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产品的完整工程经验,跨越了最艰难的工程化鸿沟。"

在黄浦江资本等一众机构支持下,众擎将加速推进战略落地: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深圳光明区1.2万平方米制造基地将于第三季度投产,规划年产能5000台。导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TMA管理体系(Traceability追溯/Monitoring监控/Alert预警),确保产品首次通过率(FPY)稳定在98.5%以上。

技术商业化创新

深化"硬件开源+生态分润"模式,向开发者社区开放12个关节控制API接口。全球127家开发团队已基于此在京东亚洲一号仓实现800件/小时分拣效率,并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40℃高危电解液灌注解决方案。

全球人才网络构建

启动"擎火计划"招募计划,新增算法工程师、机电专家等87个核心岗位。建立双通道晋升机制,技术专家年薪上限提升至200万元,管理培训生轮岗覆盖研发至市场全流程。

赵博文董事长指出:"众擎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正在构建技术制造场景黄金三角。在黄浦江资本被投企业地平线(2512.HK)实现智能驾驶芯片量产超400万片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坚信众擎有望复刻产业化成功路径。"

关于黄浦江资本

黄浦江资本(Huangpu River Capital)专注全球硬科技长期投资,管理规模62.8亿美元(2024年SEC披露)。通过"资本+产业+跨境"模式:

半导体领域:培育屹唐半导体(干法去胶设备全球市占率第二)、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全球份额46%)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装车量498万台)

机器人领域:赣州产业基金已瞄准top十龙头机器人公司,开始产业布局,构建稀土材料至整机集成生态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