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证据链法 助力中药有效性评价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强 通讯员戴欣)有效性评价是长期制约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7月19日,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获悉,该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教授肖小河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建了中药有效性评价整合证据链法,为破解中药有效性评价难题提供了创新策略和有效手段。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药学领域权威杂志《药学学报》英文版。

    据了解,国内外近年来一直呼吁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有效性评价策略、方法和标准体系。为此,肖小河带领团队创新整合了临床经验(初证)、实验研究(佐证)和临床试验(确证),形成原创性的整合证据链法。该方法体现了“临床—实验室—临床”的中医药双向转化医学研究特点和研发路径,突破了当今以随机对照试验为唯一金标准的中药有效性评价模式和方法局限,为我国构建中药新药审评“三结合”证据体系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工具。

    示范性研究结果显示,整合证据链法较国际通行的临床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更好的行业认可契合度,能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药的临床价值,可用于经典名方、中药新药等的有效性评价。

    据悉,整合证据链法已被整体性写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导编撰的《中药监管科学》,还入选了2024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