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季报解读:份额降6014万份,净值增长率降1.36%

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已发布,报告期内多项数据出现明显变化,其中基金份额减少60140376.61份,净值增长率较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低1.36%,这些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为负

  1. 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主要财务指标 具体数值
本期已实现收益 -10,004,988.37元
本期利润 -3,110,844.06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0035元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814,725,290.96元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0.9647元

本期已实现收益和本期利润均为负数,表明基金在该季度的收益情况不佳。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负,意味着投资者在本季度平均每份基金产生了亏损。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相较于上期的变化情况虽未给出,但当前的数值反映了报告期末基金的资产价值和每份基金的价值。

基金净值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1. 近三月及半年净值表现
阶段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 - ③ ② - ④
过去三个月 -0.08% 1.22% 1.28% 0.86% -1.36% 0.36%
过去六个月 5.32% 1.13% 0.11% 0.80% 5.21% 0.33%

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08%,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8%,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36个百分点,说明在该季度内基金的表现相对较差。过去六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32%,大幅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11%,超出5.21个百分点,显示在半年的时间跨度内基金取得了较好的相对收益。同时,从净值增长率标准差来看,过去三个月基金波动稍大于业绩比较基准,过去六个月则相对较为稳定。

  1. 累计净值增长率走势: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0年7月16日,在六个月建仓期结束时,各项资产配置比例符合合同约定。但报告中未给出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具体数据,仅提供对比图,无法进行详细数据解读。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市场超预期,操作有遗憾

  1. 二季度市场表现:2025年Q2市场表现超出预期。4月初受对美关税影响全球股市大幅动荡,随后因特朗普内阁态度软化,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回升,全球股市反弹。A股结构性机会明显,小微盘股强于权重股,但大盘指数涨幅一般。市场呈现哑铃型特征,银行板块高分红标的与小微盘股表现好,中大盘股表现平平。
  2. 组合操作回顾:出于提防关税风险考虑,二季度以较低仓位开局。组合虽以低估值个股为主,但关税冲击初期仍受较大影响,顺周期与出口相关个股遭连续杀跌。为控制下行风险,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减持部分个股,增加了防御性资产配置。
  3. 三季度展望与操作思路:对2025年Q3持区间震荡判断,市场在窄幅区间波动,主要指数涨跌幅度有限。基于下半年出口压力加大、宏观增长低于上半年、市场存在回踩风险等因素,认为应积极挖掘个股机会。三季度将以中性仓位开局,注重均衡与业绩因子,延续低估值个股为主,稳健与弹性个股哑铃配置策略。稳健配置聚焦金融、红利等低估值个股,进攻方向关注进口替代、宏观脱敏的业绩高增长个股,新兴方向关注稳定币、海洋经济和反内卷受益板块。

基金业绩表现:短期不佳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的净值增长率为 -0.0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8%,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36个百分点,表明在本季度内基金的业绩表现未达预期,相对较差。

宏观及市场展望:延续哑铃策略

  1. 宏观大势研判:对2025年经济持中性观点,关注通缩指标能否逆转。国内总需求不足、通缩倾向持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受高层重视,有望出台治理政策,但从高频数据看实质性改善尚不明确。这些问题导致居民收入预期下降、企业家投资意愿偏弱、新增就业减少等,“强预期,弱现实”场景预计将延续。
  2. 市场结构展望:基于上述判断,认为哑铃策略依然有效,重视三类资产机会。一是红利稳健类资产,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红利资产优势凸显,长期关注国际定价的资源品及金融板块;二是需求逻辑独立的子行业,如出口优势公司、文旅出行、TMT板块新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等,同时增加供给出清类个股配置;三是新政策、新技术方向,关注稳定币、海洋经济以及反内卷受益方向。选股更重视资产负债质量,特别是现金流创造和分红能力,减少题材轮动交易。

基金资产组合:权益投资占比高

  1. 资产组合情况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712,950,645.39 86.16
其中:股票 712,950,645.39 86.16
2 固定收益投资 - -
3 贵金属投资 - -
4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5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6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112,061,973.36 13.54
7 其他各项资产 2,451,341.52 0.30
8 合计 827,463,960.27 100.00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占比高达86.16%,全部为股票投资,表明基金在该期末对股票市场的配置力度较大,风险相对较高。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13.54%,其他各项资产占比0.30%,而固定收益投资、贵金属投资、金融衍生品投资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均无配置。

股票投资组合:制造业占比最大

  1. 行业分类投资组合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9,248,650.00 1.14
C 制造业 549,921,644.64 67.50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750,290.00 1.20
E 建筑业 23,966,280.00 2.94
F 批发和零售业 2,244.00 0.00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H 住宿和餐饮业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3,953.55 0.01
J 金融业 117,294,782.00 14.40
K 房地产业 - -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8,403.20 0.00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74,398.00 0.33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S 综合 - -
合计 712,950,645.39 87.51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大,达67.50%,表明基金对制造业的投资集中度较高。金融业占比14.40%,采矿业占比1.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20%,建筑业占比2.94%等,其他部分行业占比较小或无投资。

  1. 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688150 莱特光电 2,065,714 51,064,450.08 6.27
2 603508 思维列控 1,855,636 49,137,241.28 6.03
3 600079 人福医药 2,274,570 47,720,478.60 5.86
4 002080 中材科技 2,219,600 43,282,200.00 5.31
5 301525 儒竞科技 536,700 41,449,341.00 5.09
6 300001 特锐德 1,622,600 38,893,722.00 4.77
7 603179 新泉股份 779,500 36,613,115.00 4.49
8 601398 工商银行 4,718,800 35,815,692.00 4.40
9 601838 成都银行 1,637,900 32,921,790.00 4.04
10 601601 中国太保 829,200 31,103,292.00 3.82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中,莱特光电占比6.27%,思维列控占比6.03%等。这些股票的行业分布、公司经营状况等因素将对基金净值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需关注这些个股的动态变化。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减少6014万份

  1. 份额变动情况
项目 具体数值(份)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902,654,326.28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1,981,080.25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60,140,376.61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844,495,029.92

本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981,080.25份,而总赎回份额达60,140,376.61份,导致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较期初减少了60,140,376.61份。这可能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基金在本季度的表现或未来预期不太乐观,选择赎回基金。

综合来看,国泰致远优势混合基金在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不佳,净值增长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基金份额也有所减少。不过,基金管理人对三季度市场有明确判断,并制定了相应投资策略,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基金后续运作及市场变化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