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季报解读:份额赎回近300万份,净值增长率超业绩比较基准0.47%

2025年第二季度,平安恒泰1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运作态势。从主要财务指标到投资策略,从净值表现到资产组合,诸多方面都值得深入剖析。本文将基于该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为投资者呈现一份全面且深入的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两类份额收益与利润情况

两类份额收益与利润差异明显

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报告期内,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394,504.04元,本期利润为2,073,710.78元;C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为302,132.66元,本期利润为263,774.59元。A类份额在收益和利润规模上远超C类份额。从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来看,A类为0.0231元,C类为0.0219元,A类略高于C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方面,A类为86,130,751.13元,C类为11,348,783.72元,A类资产净值规模优势显著。而期末基金份额净值,A类为0.9646元,C类为0.9486元 ,A类份额净值也高于C类。

主要财务指标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C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2,394,504.04 302,132.66
本期利润(元) 2,073,710.78 263,774.59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 0.0231 0.0219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86,130,751.13 11,348,783.72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0.9646 0.9486

基金净值表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不同阶段表现各异

近三月净值增长超基准,长期仍有差距

过去三个月,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净值增长率为2.4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1%,超出基准0.47%;C类净值增长率为2.35%,同样超出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34%。过去六个月,A类净值增长率2.39%,C类为2.14%,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然而,过去一年、三年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该基金净值增长率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如过去三年A类落后15.37%,C类落后16.83%。

阶段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C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③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③
过去三个月 2.48% 0.17% 2.01% 0.21% 0.47% 2.35% 0.17% 2.01% 0.21% 0.34%
过去六个月 2.39% 0.18% 1.94% 0.21% 0.45% 2.14% 0.18% 1.94% 0.21% 0.20%
过去一年 2.03% 0.21% 8.55% 0.25% -6.52% 1.53% 0.21% 8.55% 0.25% -7.02%
过去三年 -1.71% 0.19% 13.66% 0.21% -15.37% -3.17% 0.19% 13.66% 0.21% -16.83%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3.54% 0.22% 14.59% 0.23% -18.13% -5.14% 0.22% 14.59% 0.23% -19.73%

投资策略与运作:把握市场节奏,聚焦结构机会

顺应经济形势,平衡股债配置

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但增速放缓,债券市场呈“慢牛”,A股市场为“结构性”行情。本基金保持投资组合流动性,债券资产配置中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波段操作高等级信用债和中长端利率债。权益资产仓位中性,聚焦结构性机会,关注稳定现金流与高股息板块如银行、能源等,以及政策驱动与科技创新板块如机器人、创新药等。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两类份额净值增长,小幅领先基准

截至报告期末,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0.9646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1%;C类基金份额净值0.9486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1%。两类份额均实现净值增长且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资产组合:债券占比超五成,权益投资聚焦特定行业

债券主导资产配置,权益投资行业集中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116,135,890.56元。其中,固定收益投资62,811,241.27元,占比54.08%;权益投资8,097,865.65元,占比6.97%。境内股票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4.50%。港股通投资股票公允价值3,709,931.17元,占净值比例3.81%,涉及原材料、非周期性消费品等行业。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1 权益投资 8,097,865.65 6.97
其中:股票 8,097,865.65 6.97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62,811,241.27 54.08
其中:债券 62,811,241.27 54.08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20,002,465.75 17.22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4,899,726.51 4.22
8 其他资产 20,324,591.38 17.50
9 合计 116,135,890.56 100.00

境内外股票投资行业分布

代码 行业类别 境内股票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港股通投资股票公允价值(人民币)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A 农、林、牧、渔业 - - - -
B 采矿业 182,562.00 0.19 - -
C 制造业 2,278,647.48 2.34 - -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82,680.00 0.29 - -
E 建筑业 - - - -
F 批发和零售业 - - - -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 -
H 住宿和餐饮业 - -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 -
J 金融业 1,526,304.00 1.57 1,899,300.03 1.95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 -
P 教育 - - - -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 -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 -
S 综合 - - - -
合计 4,387,934.48 4.50 3,709,931.17 3.81

股票投资明细:多银行股入围,关注不同行业龙头

前十股票投资分散,银行股占比较高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十名股票投资涉及银行、制造业等行业。民生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股在列,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占比0.79%相对较高。美的集团等制造业企业也在投资范围内。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01988 民生银行 158,000 641,192.05 0.66
1 600016 民生银行 40,600 192,850.00 0.20
2 03618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127,000 767,871.02 0.79
3 601229 上海银行 62,300 661,003.00 0.68
4 000333 美的集团 4,500 324,900.00 0.33
4 00300 美的集团 3,500 237,631.37 0.24
5 601166 兴业银行 20,100 469,134.00 0.48
6 01530 三生制药 14,000 301,946.65 0.31
7 600025 华能水电 29,600 282,680.00 0.29
8 03900 绿城中国 31,500 271,464.72 0.28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总体赎回近300万份,两类份额有别

A类份额申购赎回规模大,C类份额赎回为主

报告期内,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期初份额总额88,104,041.29份,申购5,762,650.19份,赎回4,574,536.58份,期末份额总额89,292,154.90份;C类期初份额总额12,214,549.93份,申购279,052.79份,赎回529,388.19份,期末份额总额11,964,214.53份。整体来看,两类份额赎回总量近300万份,C类份额赎回比例相对较高。

项目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A 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C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份) 88,104,041.29 12,214,549.93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5,762,650.19 279,052.79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4,574,536.58 529,388.19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89,292,154.90 11,964,214.53

综合来看,平安恒泰1年持有混合基金在二季度虽在净值增长上短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长期业绩仍面临挑战。资产配置上以债券为主,股票投资聚焦特定行业和个股。份额变动显示投资者存在一定赎回行为。投资者在关注基金短期表现的同时,需结合长期业绩、资产配置及市场环境,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