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泓利一年持有期债券季报解读:净值增长率-0.05%,份额赎回近1082万份

建信泓利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该基金在二季度面临净值下滑与份额赎回的挑战。本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05%,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0%,同时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达10,821,361.71份。以下是对该基金季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为负

  1. 关键指标表现:本季度建信泓利一年持有期债券基金多项财务指标呈现不佳态势。本期已实现收益为 -125,366.29元,本期利润为 -90,651.72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 -0.0008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14,555,201.75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960元。
  2. 指标分析:本期已实现收益和本期利润为负,反映出基金在本季度投资运作中面临一定困难,未能实现盈利。尽管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但利润的亏损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
指标 数值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125,366.29
本期利润(元) -90,651.72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0008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114,555,201.75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1.0960

基金净值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1. 短期表现: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05%,标准差为0.18%,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0%,标准差为0.10%,净值增长率落后业绩比较基准1.25%。
  2. 长期表现:过去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2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25%,落后1.03%;过去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0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52%,落后1.47%。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净值增长率为9.6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61%,领先2.99%。
  3. 综合分析:从短期和中期数据来看,该基金在多数时间段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反映出基金在资产配置或投资策略上可能需要优化。不过,长期来看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业绩比较基准,说明基金具备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但短期波动仍需关注。
阶段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③ ②-④
过去三个月 -0.05% 0.18% 1.20% 0.10% -1.25% 0.08%
过去六个月 0.08% 0.16% 0.49% 0.11% -0.41% 0.05%
过去一年 3.22% 0.22% 4.25% 0.13% -1.03% 0.09%
过去三年 5.05% 0.18% 6.52% 0.11% -1.47% 0.07%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9.60% 0.18% 6.61% 0.12% 2.99% 0.06%

投资策略与运作:应对市场波动调整配置

  1. 宏观环境分析:2025年二季度经济在外部冲击下表现较好,投资、生产微降,消费增速提升。通胀偏弱,CPI单月同比持续为负,PPI单月同比降幅走扩。资本市场方面,债券收益率先降后震荡,权益市场先跌后反弹,转债市场强于大盘股。
  2. 投资策略调整:债券部分,面对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基金适当调整组合久期,维持中短债配置比例,保持较高流动性资产比例应对赎回压力。股票部分,通过季报优化持仓,寻找盈利能力强、竞争优势大的优质细分龙头。转债部分,维持合理转债仓位,配置低价且质地好的标的。
  3. 策略效果评估:从基金净值表现来看,尽管基金管理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但在二季度仍未实现正收益,可能是市场波动超出预期,或投资策略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

基金业绩表现:净值增长率为负

  1. 业绩数据:本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05%,波动率为0.1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0%,波动率为0.10%。
  2. 业绩分析:基金净值增长率为负且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表明基金在本季度未能有效把握市场机会,实现资产增值。波动率略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基金净值波动相对较大,投资者需承担更高风险。

资产组合情况:债券占比超八成

  1. 资产配置比例: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为133,470,103.32元。其中,权益投资16,469,761.00元,占比12.34%;固定收益投资112,277,001.49元,占比84.12%;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4,244,726.58元,占比3.18%;其他资产478,614.25元,占比0.36%。
  2. 配置分析:固定收益投资占比超八成,符合债券型基金的特征,表明基金注重资产稳健性。权益投资占比12.34%,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资产增值,但权益市场波动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影响。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16,469,761.00 12.34
其中:股票 16,469,761.00 12.34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112,277,001.49 84.12
其中:债券 112,277,001.49 84.12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4,244,726.58 3.18
8 其他资产 478,614.25 0.36
9 合计 133,470,103.32 100.00

股票投资组合:制造业占比最高

  1. 行业分布: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中,制造业公允价值为8,859,113.0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7.73%;采矿业公允价值1,716,720.00元,占比1.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允价值2,296,663.00元,占比2.00%等。
  2. 行业分析:制造业占比较高,反映基金对制造业企业的青睐,可能认为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有较大潜力。不过,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若制造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1,716,720.00 1.50
C 制造业 8,859,113.00 7.73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96,663.00 2.00
E 建筑业 481,218.00 0.42
F 批发和零售业 204,078.00 0.18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27,110.00 0.98
H 住宿和餐饮业 - -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26,395.00 0.28
J 金融业 196,910.00 0.17
K 房地产业 519,654.00 0.45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P 教育 - -

股票投资明细:首创环保占比最高

  1. 前十股票: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首创环保占比0.58%,伊利股份占比0.54%,海康威视占比0.53%等。
  2. 个股分析:前十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相对分散,单个股票对基金净值影响有限。这些股票多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市场波动时仍可能影响基金表现。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600008 首创环保 218,700 660,474.00 0.58
2 600887 伊利股份 22,100 616,148.00 0.54
3 002415 海康威视 21,700 601,741.00 0.53
4 600674 川投能源 35,600 571,024.00 0.50
5 000792 盐湖股份 31,600 539,728.00 0.47
6 600298 安琪酵母 14,900 524,033.00 0.46
7 600064 南京高科 67,400 519,654.00 0.45
8 601899 紫金矿业 25,700 501,150.00 0.44
9 601668 中国建筑 83,400 481,218.00 0.42
10 603589 口子窖 13,400 466,320.00 0.41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赎回份额近1082万份

  1. 份额变动数据: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115,118,389.12份,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为225,278.12份,总赎回份额为10,821,361.71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04,522,305.53份。
  2. 变动分析:赎回份额远高于申购份额,可能是投资者对基金短期业绩不满,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投资者调整投资策略。份额的大幅变动可能影响基金规模和投资运作稳定性。
项目 份额(份)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15,118,389.12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225,278.12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10,821,361.71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04,522,305.53

建信泓利一年持有期债券基金在2025年二季度面临净值下滑和份额赎回压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基金后续投资策略调整及业绩表现,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