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人名言“躺赚”流量,警惕传播中“扭曲的真相”|荔枝时评

转自:荔枝锐评

著名社会学家沃兹基硕德说过,若没有汹涌的流量,就不会有那么多假冒的名人金句。这话看似不无道理,但实际是我自己编的,沃兹基硕德即我自己说的。但很多人乍一看,会觉得真是条名人名言,对此信以为真。如今,莫言、余华、颜宁、韦东奕等人都是这种假名言”“假神话的受害者,更不用说这一领域的上古大神鲁迅。

对此,莫言于近日公开辟谣,对网上盛传的一些莫言语录”“莫言诗歌进行了打假。令他啼笑皆非的是,一篇假冒他所作的诗歌《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被选入某大学教材,他还收到了400元稿费。他表示,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的,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并希望对方将稿费领回去。

而网上也涌现出一份颜宁的假简历,该简历把颜宁包装成学神之神,简历中包括国内外各类奖项殊荣,颜宁对此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应该说,在学生时代,编造名人名言就有广阔市场。因为语文老师往往会说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会给文章加分。有时候考场上实在想不出来,就干脆现编一个。而到了短视频时代,一段平平无奇的话一旦有了名人加持,就会引起关注转发。如果这段话还有一定道理和文采,那更会被奉为圭臬。时间长了,假的也变成真的。最著名的例子是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被误传成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话,实际原话并非太宰治所说,但几乎90%的人都会将该话和太宰治绑定在一起。甚至一些出版社、书店在宣传太宰治时,都会将该句作为太宰治名言印在宣传页上。

另一个名人名言的重灾区是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短视频上经常刷到《百年孤独》中有这样的句子……”但实际上,读过原著的人,就知道这根本不是《百年孤独》中的话,更不可能是马尔克斯的文风。问题是,《百年孤独》确实有较高的阅读门槛,认真读完这本书并非易事,但《百年孤独》的大名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因此,为假马尔克斯语录留下了生存空间。

到了如今的AI时代,假名人名言变得更以假乱真了。AI可以生成名人的声音,再配上他们公开讲话的视频,部分用户对此深信不疑,点赞转发关注等数据一路飙升。曾有一个仿冒颜宁的账号,在发布一些有关颜宁的视频吸粉后,就开始发布代写论文广告。表面是名人金句、励志人生,实际背后可能是吸睛手段和流量生意。

要想遏制这种现象,除了呼吁网民要擦亮眼睛,加强分辨能力外,更需要的是平台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对AI生成视频的识别和审核。如果发现系AI生成,应予以醒目标注,如果发现是谣言,应予以删除,而非等到作者亲自出面要求后才被动清理。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假名人金句和营销号故事确实有一定流量和市场,比如韦东奕拒绝哈佛破格录取”“韦东奕一夜解决6博士4个月未解难题等传奇故事,人们热衷于听这样的神话,营销号更是将其视为流量富矿,平台在数据面前也可能持暧昧态度。作者本人出面辟谣的传播声量,可能反而没有谣言的流量高。

发人深省的是,大学教材在选编课文时,竟也不加甄别地将伪装成莫言的诗歌收录,并支付了稿费。在互联网信息洪流面前,能否在内容的基本真实性面前把好关?能否破除名人崇拜造神营销?这是一个更需要全社会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换届开启新征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