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政协报
曾勇委员(中)与本科学生座谈。
“要在履职中准确把握学生之需求、政府之关切和调研之深入,把爱心、初心和科学务实融为一体,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才能做到真正有实效地建言献策。”
前几天,我收到了一名在校研究生发来的邮件,他很激动地跟我分享了申请上国家奖学金的喜讯。这个学生品学兼优,但家庭条件有限,有了奖学金他终于可以安心读研。我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
同事和学生们都知道我一直惦记着高校奖学金政策调整落地的情况,也知道我一直在积极参与推动政策调整。作为政协委员,看到自己的意见建议真真切切地转化为惠及学生的务实之举,我感到十分喜悦和欣慰。
去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涵盖了“从2024年起,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等多项调整。
当时政策发布时,不少同事和教育界委员给我留言,既为提案办理实效“点赞”,也深深感动于国家对莘莘学子的关心与爱护。
多年在高校任职,又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点滴始终装在心间,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建言是我一直以来的履职重点。
国家奖学金作为国家层面设立的最高荣誉奖学金,自2002年设立以来,在激励学生勤奋进取、促进学生短期学业成就和长期人生发展、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标杆作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切实感受到同学们对国家奖学金的高度重视。
其实,在2024年10月调整政策发布之前,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和标准已多年未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在校生人数增长的现状不相适应。
发现这个问题后,在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大力帮助下,我对国家奖学金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与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座谈并开展了相当规模的问卷调查,最终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高校奖学金政策调整的联名提案。
作为提案办理单位,教育部对这件提案高度重视,反复与我电话沟通探讨相关意见建议的细节。去年8月底,我正式收到教育部对该提案的办理意见,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事宜,综合考虑财政收支情况、物价水平、在校生增长情况等因素,推动完善国家奖学金政策,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月之后的10月份,《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就下发了,当时的激动之情至今记忆犹新。这是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部署的重要举措,作为政协委员,这件提案能对科学决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的关于本硕贯通高考招生的提案,同样关系莘莘学子,也是不少校长、院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加速高质量自主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和其他国家亟须领域专业人才,我们呼吁由国家另行计划试点本硕、本博直接高考招生、贯通培养模式。
从国家奖学金政策调整到本硕贯通高考招生,提案建言是委员履职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我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在履职中准确把握学生之需求、政府之关切和调研之深入,把爱心、初心和科学务实融为一体,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才能做到真正有实效地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 曾勇)
(记者 包松娅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