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本届广交会上,一大批中国“智”造的产品亮相,集中展示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受到了中外客商的关注。接下来,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到广交会的家用电器展区去看看。
总台记者 罗平章:本届广交会的家用电器展区,展览面积有超10万平方米,规模大、企业多、展品多,展商通过什么来赢得采购商们的关注呢?大家都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
许多展位上,同一个品类的产品都会有十几种、甚至数十种。展商们介绍,这一方面是企业产品创新迭代实力的体现,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们在广交会上洽谈的成果。根据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特点进行针对性研发,比如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空调就要兼顾节能和制冷的效率,而海边气候复杂的区域就要求较高的耐腐蚀性等。
这也是广交会的“风向标”意义,它不仅是交易的撮合平台,更是新技术、新风向的交流场。
“智能互联”应用范围拓宽
具体到每一个产品,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像这个集控智能系统,通过它能够智能控制直径范围2公里内的设备,让“智能互联”的应用,已经从家居环境这样的小范围,拓宽到机场、商超、展馆等大型公共场所。
吹风机卷发棒二合一
巧设计带来大订单
而一些小家电产品则更依靠独特的“设计”。它的上半部分可以旋转折叠,变成一个小巧的“吹风机”,而恢复为手柄形态之后就可以搭配各种零件变成一套“卷发棒”,不仅功能实用、而且小巧便携。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次他们带了几百件样品,不到三天就已经被预订一空。
灵感加速落地
中国制造靠设计研发“出圈”
产品创新的背后,“数字化”也成为了一股关键的推动力量。在广交会上,近六成的企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改造提升了自己的产业链。不少企业会把自己的数字化工厂放在显眼位置进行展示,同时越来越多设计互联网平台也出现在展馆里,让灵感加速落地的同时,也让中国制造更多地依靠高价值的研发设计“出圈”。
“智”造升级 服务全球
通过这几天在广交会上的观察,这一届、尤其这一期的采购商们提着大箱子来装样品的少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高价值、高科技的产品,比如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机器人等,体积大不好携带,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和中国的企业达成更深度合作。比如说,定制适合自己国家的产品,又或者是针对痛点问题寻求整体的解决方案、共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等。
中国凭借着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成为了全球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