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放大招,“平准基金”如何稳市?

(来源:东方红资管)

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市场情绪不稳的关键时刻,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果断出手增持A股股票资产,以类“平准基金”的方式,为市场注入了实实在在的信心与力量。

那么,“平准基金”究竟是什么?被称为“中国版平准基金”的中央汇金公司又是如何发挥稳市作用的呢?

“平准基金”是啥?

平准基金,是由政府通过特定机构(包括财政部、央行、证监会等)依法设立的一种政策性干预工具,通过逆向操作平抑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以达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

 “平准”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是一种政府直接买卖货物来稳定物价的制度,据记载由汉武帝的顾命大臣桑弘羊首创。简单来说,就是当物价过低时,政府买入货物;当物价过高时,政府卖出货物,以此来对冲物价波动。清末时期,经济学还曾被译为“平准学”,这一译名同样是借鉴于平准制度。

不同于一般的基金,平准基金有三大特点:

第一,非盈利性。平准基金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而设立的,因此其主要目的和评价标准不是为投资者获取多少收益,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平抑市场波动。

第二,政策性。平准基金的建立、运行、管理等全过程都直接接受政府的指导,因此无论是在资金筹措还是政策引导方面,都具备极大的优势,能够做到“指哪打哪,快速起效”。

第三,规模巨大。平准基金必须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结合适当的策略,才能有效平抑市场的非理性剧烈波动。从境外经验看,平准基金资金量通常在全市场市值的2%-6%之间。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沪深北合计市值87.22万亿元(数据来源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官网),因此预计适合我国的平准基金资金规模约在1.7万亿到5.2万亿元之间。

中央汇金:“中国版平准基金”

放眼全球,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都曾设立平准基金,在金融市场面临极端异常波动时起到“托底”的效果。

我国目前虽然尚未设立专门的平准基金,但有着发挥类似功能的机构,那就是中央汇金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是设立于2003年的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国家对重点金融企业进行投资,承担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近期发布的公告中,中央汇金首次明确了类“平准基金”的作用。

其实早在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之前,中央汇金已多次在重要时刻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发挥重要的稳市作用,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等等。此外,中央汇金维稳股市的主要手段还包括增持ETF,相当于以分散持仓同时买入多只股票,在向市场注资的同时,能够避免对个股盘中流动性造成冲击,更好地发挥市场托举效果。

钱从哪来:

财政注资、机构分红

市场融资、央行支持

前文提到,平准基金发挥作用需要庞大的资金规模。中央汇金源源不断的“子弹”除了来自财政注资,还包括参控股机构分红、发行票据及债券融资,以及央行支持。4月8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成为中央汇金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强后盾”。

钱到哪去:

金融股和核心宽基ETF为主

逐渐加大新兴产业方向投入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及中央汇金资管)合计持股市值约3万亿元,其中银行板块占比约九成;ETF持仓市值规模超万亿元,其中沪深300ETF占七成以上(数据来源:Choice)。除大盘宽基指数外,本轮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及科创50、创业板指等科技成长赛道ETF也获得增持,展现出“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考量,以及聚焦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

东方红权益研究团队近期发布的二季度策略展望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总量趋稳、结构质变”的新特征,总量上政策托底效果显现,结构上本土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崛起成为亮点,新兴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渐上升。在“弱复苏、强科技”的宏观环境下,本轮AI技术革命可能复刻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行情表现,值得投资者进一步关注。

都说“信心比黄金贵”。过去一周A股市场逐渐走出稳中向好的独立行情,说明“国家队”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已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面对难以预判的短期波动,与其过度焦虑,不如放平心态,跟上“国家队”的步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