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安全驾驶 它会及时提醒你——国内首艘智能辅助驾驶渔船目击记

转自:中国水运网

“有目标从我正面驶来,预计2分钟后有会遇风险”。4月16日上午9时35分,浙江舟山沈家门渔港海域,风平浪静,笔者在“浙普渔运68877”船驾驶台,体验了国内首艘智能辅助渔船驾驶带来的安全感。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曾对上百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事故高发时段依次为0点-4点,20点-24点,4点-8点,主要原因是避让不当、不安全航速、疏忽瞭望等因素造成,其背后主要是夜间值班船员疲劳(瞌睡)引发。”浙江省二轻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省智能船舶研究院执行董事杨景豪介绍,为进一步消除船只驾驶安全隐患,去年6月,浙江省智能船舶研究院根据上级要求,拓展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在“浙普渔68877”船上开展智能辅助驾驶改造试点。

经过近10个月的试验,4月16日,该试点进入试验成果体验评测阶段。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等单位组织10余位专家和渔民代表上船感受评测。

上午8时49分,船只在沈家门渔政码头启动。当船行驶至开阔海域,原先用手动操作的船老大鲍功能,启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台监视器显示,在距离2400多米的正对面航向,停泊着一艘货轮。9时13分,距离1900米;9时14分,距离1600米;9时16分,距离1200米,此时报警器开始鸣叫,监视器定位点数字颜色由黑色变为黄色;9时17分,数字颜色转红,辅助驾驶自动操控减速;至9时19分,在距离货船424米处,浙普渔68877船自动停驶。整个过程,计划设定与实际航迹的粘合度完全一致,显示器图上的航迹颜色一目了然。

随后,船只掉头,进行双向行驶交叉防碰实操。9时37分,当配合试验船——“浙舟护渔013”船迎面驶来距离800多米时,驾驶台报警器不但有语音提示,且发出鸣叫,智能辅助驾驶作出减速动作。2分钟后,“浙舟护渔013”交叉而过,安全隐患消失,船只继续沿着智能辅助系统计划的航线行驶。

10时零6分,船只稳稳靠泊渔政码头。

“这个东西肯定好的,我们想用,对驾驶安全有很大帮助,关键还是购买费是不是承受得起。”在座谈时,当地渔民代表张军伟、周卫国等表示,与以往报警装置比,这个系统的特点是操作方便,灵敏度高。

来自台州船检系统的李骁、陈耀升也结合自己工作验提出技术完善建议。

本次海试,圆满达成预计试验目标。下步,这一全国首创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改造试点,将扩大试点范围,争取纳入渔船检验规则,做好推广应用工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