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稀土资源是中国的"绝对优势" 美国只能干瞪眼

原标题:美媒承认:这是中国的“绝对优势”,美国只能干瞪眼

近日,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内的媒体与智库,对中国前不久宣布的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会给美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其中,CNN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拥有绝对优势的一个领域。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则认为美国没有任何办法应对,只能干瞪眼。

CNN在报道中称,中方的这一举动可谓是对美国使出的一个“绝招”,因为被管制的稀土资源不仅与美国从F-35战斗机到攻击核潜艇的武器制造密切相关,而且全世界超9成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国进行。

“数十年来,美国和其他国家都依赖中国供应这些加工后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产量占全世界的61%,但在加工阶段中国的产量占到了世界的92%”,CNN引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称。

一位美国稀土企业的老板对CNN表示,对于更难获得,且更难加工的重稀土资源,中国的产能占比更高。

“(所以)与关税不同,特朗普政府在此事上没有什么反击的余地”,CNN写道,“中国拥有一张很强力的牌可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CNN报道截图

CNN在报道中提到美方已经出台发展稀土全产业链的政策,并且在扶持一些企业,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这家美国知名智库,却直接泼了一盆冷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即便自己开发稀土,也难以替代中国。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对该报告的介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得出这一观点的原因是,一方面美国目前并没有任何能分离重稀土的产线,另一方面建立这样的产能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和持续大量的投资,而且即便美国能建好这样的产线,也根本不足够实现稀土的自给自足,产能远比不上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媒报道称美国难以实现稀土的自给自足

“发展(稀土)开采和加工产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这意味着美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将处在不利地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写道。

而即便特朗普政府目前还在打格陵兰岛以及乌克兰稀土资源的主意,但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以及先前其他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两个地方资源的商业价值和开采难度,本身还问题重重呢。

延伸阅读

美国业界"喊疼":中方反击之精准 直插美国军工心脏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两天后,中国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举让美国相关产业焦躁不安,他们哀叹中方反击之精准,堪称“直插美国军工心脏”。

“出口管制或禁令可能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吗?是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关键矿产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布坎南·英格索尔&鲁尼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国家安全业务组负责人丹尼尔·皮卡德(Daniel Pickard)表达完对美国稀土供应的担忧后,开始演上了,“苦口婆心”地劝说中国应该迅速解决稀土问题,因为出口持续中断“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声誉”,闭口不提美政府长久以来对华各种打压措施。

美国《纽约时报》13日称,中国对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的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导致这些矿产及相关产品出现供应短缺,而各公司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规模差异很大,生产中断的时间很难预测。

美国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西尔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们被告知需要45天才能发放出口许可证,恢复稀土金属出口。但西尔弗称,由于中美地缘政治局势,该公司去年冬天已增加了库存,因此在等待许可证期间可以履行现有合同。

不过,《纽约时报》指出,军事承包商的稀土供应尤其令人担忧。美国MP材料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哀叹道,“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的战争武器,而根据我们看到的一切,我们未来供应链的关键原材料已被切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图/美国MP材料公司)

该报还以2010年中日东海撞船事件后,中国对日本实施了为期七周的稀土出口禁令为例称,当时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库存足以满足一年以上的供应,但仍受到了中国限制的冲击。而美国公司因为不想把现金花费在囤积昂贵的原材料上,他们几乎不囤货,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咨询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合伙人崔欧洛(Paul Triolo)表示,在中国“祭出”出口管制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急慌慌地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他指出,部分企业可能在30天至60天因库存耗尽而被迫停产。

“这就像是大风在吹。”崔欧洛说,“我们的客户正四处奔走寻找替代方案,但选项极少。”

除了已经开始“喊疼”的军事承包商、电动汽车制造商外,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还注意到,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出口的管制,对光刻机产业制高点的角逐也将带来巨大影响。

EUV光刻机已然成为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最关键抓手,但美国想要长臂管辖“锁死”中国光刻机发展上限,不仅面对着中国举全国之力攻克EUV技术的力量挑战,美国自身想要将光刻技术继续向前推进,还极大受制于中国稀土材料的供给。比如业界正在开发短波长(6.X纳米)的激光等离子体光源,而其驱动激光、靶材、收集镜这三大关键技术都需要依赖中国所事实垄断的稀土材料。

《纽约时报》称,这次出口管制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微乎其微,对美国却可能造成巨大冲击。美国不仅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更严格的出口管制,而且就算含有这些稀土元素的产品获批被运往美国,它们在美国港口还要缴纳特朗普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的最新关税。尽管特朗普11日晚对多种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免除了关税,但5名稀土行业高管表示,这个周末稀土磁体出口仍受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中国和美国国旗(资料图)

截至2023年,中国生产的重稀土金属占全球供应量的99%,其中少量来自越南的一家精炼厂,但由于税收纠纷,越南的这家精炼厂也已关闭。中国生产了全球约90%的精炼稀土,日本、德国也生产少量稀土磁体,但这些国家的原材料都依赖中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特斯拉和苹果等美国公司在其供应链中也都使用的是中国稀土。

除了稀土供应量大外,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MP材料公司拥有美国唯一一座稀土矿,但其开采的2/3的稀土都需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报道称,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钴、铜和其他许多金属的加工国,其中稀土提炼产量就占到了全球的85%。美国向中国出口大约2/3的稀土,中国企业将这些矿物加工成稀土磁体,然后出口回美国。

美国政府也在想方设法振兴其稀土加工厂和稀土磁体制造厂。美国国防部2023年向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提供了2.58亿美元融资,用于在得克萨斯州建造稀土加工厂。然而,近两年时间过去,项目仍未开工建设,部分原因是废水处理许可问题。该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工厂,以获得许可证。

近年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寻找和打造新的稀土供应链,试图减轻在关键战略物资上对中国的依赖。只是,绕开中国这个稀土资源储量大国兼生产、出口、消费大国,“舍近求远”地拼凑新供应链,将难以避免地在各个环节带来更多成本。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佩恩研究所主任摩根·巴兹利安(Morgan Bazilian)表示:“所谓的中游环节,即把矿物加工和提炼成化学品和金属,非常重要。这一环节由中国主导。考虑中国保持增长的速度,我不认为他们会丧失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