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抗战老兵最后的远征:迁居云南为战友守陵!

4月15日中午,百岁抗战老兵廖沛林抵达新居: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距离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约600米处的一座小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老人迁居这里,只为实现一个重若千钧的心愿——余生为战友守陵。 

4月14日早上,廖沛林老人在亲友的帮助下,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出发,踏上了前往云南保山龙陵定居的路程。临行前,老人一遍遍叮嘱女儿廖旭红:“把我的笔和章带好!”这些年,廖沛林陆陆续续写下数百幅书法作品,又从中精心挑选出200幅装裱整齐,郑重地放进行李。“这些字,他看得比命还重。”廖旭红噙着眼泪说道。

廖旭红和哥哥,对老人迁居的事情曾经长时间不愿松口同意,但最后还是理解了父亲。 

1944年5月,滇西会战打响,1925年生的廖沛林随部队投身松山战役。日军盘踞松山,5000多名敌寇耗费八个月,将整座山体几乎掏空,构筑起密不透风的碉堡群和战壕网。

松山,这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的高黎贡山余脉,东临怒江,西接龙陵,是滇缅公路的咽喉,甚至被一些军事家誉为“东方直布罗陀”。 

廖沛林清晰地记得,大军渡江前,有炮兵和空军火力掩护,谁也没有想到,日军早已将整座山挖成地下迷宫。冲锋号响起,战友们前仆后继,却屡屡遭遇暗堡中喷吐的火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当时,廖沛林是一名报务员,“指挥员在哪里,我们的电台就在哪里!”他激动地回忆道。就在强渡怒江的十几天后,一枚日军航空炸弹在他身旁炸开,弹片扎进他的后背。 

“松山,埋葬着战友们的血肉之躯……”老人声音哽咽。

“我要替战友们,向你们说一声谢谢!”如今,这位百岁老兵执意迁居龙陵,只为站在松山上,替那些再也不能开口的兄弟们,迎接每一位来祭奠的同胞。“把我写的这些字送给来祭奠的人,感谢他们还记得我的战友。”他颤抖着抬起右手,敬礼!在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和总部在江苏的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帮助下,廖沛林的心愿终于达成。 

今天,山河无恙。夕阳下,老人努力挺拔的背影与巍峨的松山重叠。那里,有他的战友,和永不褪色的血色记忆……

【责任编辑:王庆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