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美国拿245%关税吓唬人 仔细一看不过是小把戏

原标题:美国又搞了个小把戏,拿所谓 245% 数字吓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向全球征税漫画图

美国又搞了个小把戏,以中国不屈服报复为由,宣称对中国部分商品,最高征收245% 关税。​

不是145%了?居然是245%?

确实很容易混淆。但仔细一看,这不过是美国人玩的小把戏,只是部分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其他的没有变。

那是哪个品类呢?

是注射器和针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面图片还可以知道:

锂离子电池173%

鱿鱼170%

羊毛衫169%

塑料盘子159%

电动汽车148%

玩具145%

我看到,有朋友就评价,对注射器、针头收245%关税,纯粹玩玩数字游戏,或想逼美国医院买本国产品,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别忘了,中国前几天反制的时候,撂下一句话:" 即便美方继续加征再高关税,已经没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将沦为世界经济史上的笑话。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说实话,不管145% 还是更多,早就没有经济意义,都已经是世界经济史上的笑话。

前几天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几天后突然宣布暂停关税90天,随后又悄悄宣布电子产品豁免 ……

朝令夕改,一日三变,有时还偷偷玩数字游戏。

美国啊美国,你这开得是什么国际玩笑?!

来源:牛弹琴公众号

延伸阅读

媒体:长远来看 特朗普关税或使中国国内经济更加强大

【文/观察者网 齐倩】“从长远来看,特朗普的对华关税可能会使中国国内经济更加强大。”

4月15日,香港《南华早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高举关税大棒,但结果将适得其反。中方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将在短期内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将是一个“强大的催化剂”,可以加速中国的技术进步及其与国内市场的融合。

“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一名中方经济官员说道。

这名官员向《南华早报》表示:“这不仅促使我们加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建设能力,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我们加快构建全方位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日,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 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肆意妄为,挑起全球关税战,引起全球市场巨震、美国国内恐慌。

在过去仅仅两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来变去:先是对全世界挑起关税战争,在全球股市巨震后又突然暂停“对等关税”90天、同时对准中国。此后,特朗普多次上调对华关税。美国对华关税从最开始20%,到54%,再到104%、125%,再到最近的145%。

中方予以坚决反击。4月9日,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并已于4月10日12时01分起正式生效。11日,中方宣布对美关税由84%提高至125%。中国商务部同时指出,美方畸高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如继续,中方将不予理会。

《南华早报》指出,当世界努力应对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决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时,因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挑起的贸易冲击,中方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文章提到,2020年,中国推出了“双循环”战略,旨在增强中国国内生产和消费能力,以抵御未来冲击。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杨大利同样认为,在中美贸易战中,相较于美国,中国可能拥有“相对有利的时间窗口”,因为其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加剧美国通胀。

中方经济官员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充分认识自身的处境,即现在有能力弥补与美国的差距。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团队“精力充沛、潜力十足”,但缺乏执政经验和驾驭全球事务的能力。

“过去,美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愿意引领世界前进……”这名官员指出,“但现在,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们正在退缩。”该官员补充说:“然而,美国这样的撤退将极其困难,而且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0日,特朗普承认他的关税政策存在“过渡性问题” 视频截图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双边会谈的可能性上。

在持续的“朝令夕改”期间,特朗普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他希望接到来自中国的电话,并声称“中国希望达成协议,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然而,特朗普的妄想落空了。中方态度明确,直指特朗普对华关税是“单方面的欺凌行为”,并表示欢迎任何有关关税的谈判,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指出,尽管中方坚持谈判立场,但特朗普的胁迫态度似乎让中方确信,美国并不想谈判。

同时,近来有许多专家提醒,美国不应该低估中国抵御特朗普胁迫策略的能力。

德国智库MERICS首席经济分析师雅各布·冈特则表示,中国坚决反击的基础还在于,“他们已经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CNN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打压华为等中企、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此后,中国一直在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做准备。

“中国为这一天准备了六年,因为他们知道这有可能再次发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史宗瀚称,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在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出口贸易多元化。

有专家表示,如今的中国更有能力应对更广泛的贸易冲突。数据显示,与2018年相比,中国扩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美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从约五分之一降至不到15%。同时,中国还建立了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升级制造技术,并提升了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先进技术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被指握有多张王牌,图为中美国旗 资料图

英国《金融时报》15日分析指出,在这场针锋相对的较量中,中国握有多张王牌——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巨额美国国债、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以及应对危机时国家体制上的优势,这些筹码不仅能让中方经受住考验,还能在谈判中凸显出自己的实力。

彭博社14日发文称,贸易战的确没有赢家,但在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一个事实正变得愈发清晰——中国掌握的筹码可能比美方预想得更为有力,尤其当人们开始关注其反制策略之时。实际上,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对中国商品深度依赖,限制进口反而成了一种自我伤害。

一家知名经济研究机构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直言:“仅从市场反应来看,我认为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美国正面临更大的压力,试图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