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年的资本沉寂后,新茶饮行业逐渐迎来了集中爆发的时刻。继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于2021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茶百道”)、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也相继在港交所圆梦。其中,蜜雪冰城更是打破了新茶饮企业“上市即破发”的魔咒。
资本热潮背后,新茶饮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卷挑战,市场、产品和渠道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新茶饮企业亟须转变发展战略,从盲目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创新,从短期流量追逐转向长期品牌建设。在这场突围战中,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供应链建设、智能化升级和国际化布局,试图通过这些举措重构竞争护城河,开启新茶饮行业的价值重构之旅。
从增量竞争到存量博弈
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条商业街,短短几百米的距离聚集了6家新茶饮门店,而在不远处的一家商场内,同一楼层就有3家新茶饮门店。
在这条商业街上,新茶饮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吸引顾客,各店铺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和新品,试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店铺数量的不断增加,顾客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导致每家店铺的客流量都有所下降,盈利压力也随之增大。
蜜雪冰城的加盟商张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竞争对手众多,门店的客流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保持消费黏性是一大难题。”
茶百道的加盟商赵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现在茶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要在产品上下功夫,还要在营销、服务等方面进行比拼。”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河南、湖南等多地的热门商圈发现,“奶茶店包围战”正在上演,某三线城市综合体内甚至出现同一楼层有11个茶饮品牌同场竞技的景象。
这是新茶饮行业内卷加剧的真实写照。近两年来,新茶饮品牌快速崛起,纷纷加速扩张,从区域市场迈向全国,门店规模从“百店级”跃升至“万店级”。门店扩张的背后,新茶饮企业也开始面临新挑战。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单店日均订单量下滑,茶百道等品牌的客单价跌破低位。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约39.32万家,近一年新开店11.14万家、净闭店3.88万家。
面对内卷,喜茶在今年2月份发出名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全员邮件,提出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业务申请。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喜茶暂停加盟模式有利于品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引导行业放弃无意义的规模内卷。
事实上,新茶饮行业底层逻辑已悄然生变,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从规模扩张走向价值再造。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赖阳认为,新茶饮的规模经济效应正在递减,行业利润被不断侵蚀。
聚焦供应链重构护城河
重庆潼南区具有偏酸性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是种植优质柠檬的绝佳之地。在雪王农业(重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将优质柠檬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蜜雪冰城门店。
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称,2023年公司的柠檬采购量已经达到11.5万吨。公司深入上游种植端,与种植基地合作,对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和农用物资支持,以提升柠檬质量。
“这种全链路掌控农产品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市场规模增速逐渐下滑的挑战,新茶饮企业纷纷将供应链视为竞争的核心,并以此重构竞争护城河。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品牌通过全球化采购、自建原料生产基地和仓储设施,不仅提升了议价能力,还确保了原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控制。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建供应链不仅是新茶饮品牌在成本控制与品质保障上的明智之选,更是其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朱丹蓬表示,上游供应链建设已成为新茶饮品牌的竞争核心和资金投入重点,这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实现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
投资人士指出,在新茶饮品牌扩大规模时,上游供应链建设是竞争核心与资金重点,原料工厂和冷链物流对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
以智能化实现降本增效
智能出茶机、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自动锤柠檬机、奶茶机器人、全智能茶饮机……在新茶饮品牌门店,各种智能设备涌现,一场科技飓风正加速席卷行业。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纷纷将智能化视为降本增效的“武器”,通过引入智能设备,提高门店坪效,减少人力成本。
例如,喜茶已推出了多款茶饮高科技设备,并申请了多项相关技术专利。这些设备不仅大幅缩短了人工操作时间,还通过数据算法降低了门店损耗,控制了产品售罄率。
茶百道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与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技术,从门店管理、食安管控、效能提升等关键场景切入,构建“三位一体”智能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全方位赋能门店。目前,相关应用已在全国八千多家门店实现规模化落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认为,未来,智能设备在新茶饮行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投入,还能规范产品标准,解决卫生等问题。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智能化升级举措不仅提升了新茶饮品牌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新茶饮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未来。”
实际上,新茶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面临产品创新乏力的局面,一旦某个品类火爆,其他品牌便会迅速跟进,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面对这种局面,头部企业正运用大数据,精准把握消费者喜好。以瑞幸咖啡为例,其拥有包含产品分析、菜单管理、研发、测试、优化在内的五大数字化流程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购买习惯和口味偏好,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周伟明曾表示:“我们会将各种原料和口味数字化,量化追踪饮品的流行趋势。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得出无数种产品组合,也能看到还有哪些产品没有研发上新。”
这种由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使企业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创新乏力的局面中突围出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出海”寻求增长机遇
在国内茶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众多新茶饮品牌纷纷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将“出海”作为寻求新增长机遇的重要途径。2025年,新茶饮企业海外拓店速度加快。茶百道开设欧洲首家门店、喜茶布局日本首店都引发业内关注。
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在海外已开设了约4800家门店,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自开拓海外市场以来,霸王茶姬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开设超150家门店。
茶百道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的国际化是坚持‘一地一策’,在看好的重点区域开很多店,持续深耕。”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新茶饮品牌“出海”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更有望为海外茶饮市场带来革新性产品和巨大影响。
然而,在“出海”过程中,新茶饮品牌也开始面临供应链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蜜雪冰城在东南亚4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仓储体系,并计划继续扩大物流设施;喜茶也在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仓库,为海外门店提供仓储物流服务,确保其海外门店产品原料的稳定供应。
朱丹蓬认为,未来,供应链的完整度依旧是新茶饮领域竞争的一大重点。近年来,诸多主流品牌都在积极搭建供应链体系,并且不断进行精细化升级。拥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